English

天津医大真情实意聚人才

1998-12-0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陈建强 我有话说

10月9日,在日本京都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韩琳,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皇家医院肝移植中心获得首位华人手术注册权的李强,在瑞典卡洛林斯卡皇家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的荣海钦,在瑞士苏黎世大学获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的刘佩芳,会聚在天津医科大学,从郝希山校长手中接过每人1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和生活安置费。

这是发生在天津医科大学跨世纪人才选拔与引进工作会议上的一幕。这四位回国留学人员成为《天津医科大学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暂行规定》颁布实施后首批获资助者。在这次会上,该校还发布了《跨世纪人才和青年学术骨干选拔培养实施办法》,提出到2000年,分期分批选拔培养和引进100名左右跨世纪人才和200名左右青年学术骨干。

近年来,天津医科大学大力引进选拔人才,尊重依靠人才,实施了“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学校事业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工程”,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引进国内外学有所成的青年专家,竭力为他们创造宽松、优越的工作条件,使得众多的国内外高级人才纷至沓来。

近几年来,天津医大一直注重与国外留学人员的联络,通过报纸、电视、国际互联网向他们介绍天津市和该校取得的新成就和新政策,节假日向他们寄送贺年卡和电子邮件。学校领导和专家利用出国学术交流、访问、讲学等机会,与他们见面座谈。1996年春节该校专门召集国外留学人员回校,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并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此举在海外留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营造出该校求贤若渴的良好形象。同时,该校事业的不断发展及陆续出台的吸纳国外优秀人才的优惠政策,不仅大大鼓舞了留学人员,也进一步形成尊重、理解、支持留学人员的良好气氛,形成了人才选拔引进与事业发展相互促进的局面。自1994年天津医大组建至今,已先后有102位留学人员来校工作,其中博士后4人,博士12人。这些人员到该校工作后,学校对他们政治上信任依靠、政策上倾斜保障,业务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呵护。几年来,留学归国人员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学校事业发展,许多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些人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院系主任和学科带头人;有20人晋升为教授、主任医师,50人受聘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从澳大利亚归来的博士后田心女士到校仅一年多即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自荷兰归来的高永中博士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姜如岗到该校仅半年即研究开发出“微机化多通道生物信息处理系统”,填补了我国医学教学仪器设备的空白。

在引进国外留学人才的同时,天津医大还特别重视学科师资结构的完善和素质的提高,几年来引进国内重点医学院校博士、硕士70余人,学校200余位教、医、研人员通过在职进修获得硕士以上学位。

天津医大以真情实意延揽、培养人才,不仅为优秀人才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事业天地,同时学校也正是依靠这些人才,使教学、科研、医疗和管理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